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特点是什么?
1、多发在游泳技能半生不熟的学生群体。
2、多发生在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无人看管的河、池塘、水库、水坑等野外水域。
3、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,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,有的是失足落入水中,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。
4、多发在低年龄段,以中小学生居多,“留守儿童”发生的溺水事故比较突出。
5、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夏季、节假日和放学后,小学毕业会考、中考、高考等毕业考试结束后尤为突出。
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有哪些?
(一)安全意识淡薄,自控能力及自护自救能力差
发生溺水事故的学生大多只有8-14岁。学校每年都要开展防溺水的安全教育,班主任时常也会警告学生不要私自下河溏游泳,少数学生,特别是男生因“好奇、好玩”不能自我约束和控制,以“只洗一会儿”为由结伴下河游泳发生安全事故;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,到水库边或者池塘边等危险地带戏水玩耍,不慎跌入深水区,导致悲剧的发生;少数学生面对溺水危险,盲目施救或因过度害怕不敢呼救,错过最佳救援时间。
(二)看护监管缺失
儿童发生溺水事故以节假日、双休日居多,特别是近两个月的暑假需要家长对子女进行有效监护,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计外出务工对子女缺少直接的监管护理,而照管子女的长辈溺爱孩子,对孩子进行不安全行为和危险游戏,难以正确教育和引导;另一部分家长,特别是农村家长,自身文化素质较低,缺乏安全常识,对孩子私自游泳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重视,且疏于对子女的管理,子女去哪儿了,干什么了都根本不知,很多家长直至晚上孩子未归或社区、村组出事电话找上门才慌着找孩子。
(三)游泳本领不够
在游泳技术要成不成、半生不熟时刻,学生入水勤练求尽快熟练,结果在技术不佳、技术失误者或者体力不支、心理慌乱等意外而导致溺水。
(四)水库、池塘等水域缺乏安全管理
随着新农村的建设,乡村山坪池、养鱼塘的情况不断增加,加之城乡结合部、农村乡镇内水库、河流较多,这些水域大多管理无效,无安全警示的标语、标牌,无人看守巡查,但这些地方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地带。
(五)社会缺少对学生溺水安全的关心
学生发送溺水事故的地带多数在上下学路途中,会有行人经过或附近有村民劳动,但很多人对学生游泳熟视无睹,少有人去制止或通知家长。